2017年国产电影排行榜:那些被称为烂片的影片盘点与检视
2017年,对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是一个充满难关与机遇的年份。伴随着整体票房的攀升,一些影片却遭遇了口碑与票房双重滑铁卢。这些被称为烂片的影片,虽然在市场宣传上或许声势浩大,但实际放映后却遭遇了观众的冷遇。本文将对2017年国产电影中被视为烂片的影片进行盘点与检视,从中探讨其背后的根本原因,以及这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
首先考虑的是,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烂片。通常来说,烂片是指那些在剧情、演技、制作等多个方面都表现不佳,且无法满足观众基本期待的电影。这类影片往往由于此缺乏创新、逻辑漏洞或者演技拙劣而受到批评。在电影评价中,我们通常通过观众反馈、评论评分以及票房成绩来综合判断一部影片的质量。 2017年国产烂片榜单 1. 建军大业
虽然建军大业在宣传时寄托了对革命历史的致敬,但其最后上映后却因粗糙的剧情与矫揉造作的演技备受诟病。许多观众反映,影片对历史的刻画不够真实,而剧情发展则显得冗长而乏味,导致观众难以投入。 2. 追凶者也
追凶者也作为悬疑片尝试打破传统,然而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和不连贯的情节让许多观众感到迷失。虽然影片在视觉结果上做了一定努力,但对于情感及人物塑造的忽视,令其在观众中失去了共鸣。 3. 功夫瑜伽
作为一部以中国武术与印度文化相结合的影片,功夫瑜伽在国际化的尝试上表现得十分努力,但最后却因情节上的漏洞与表演上的失误而未能打动观众。特别是其过于商业化的应对,反而让不少观众感到失望。 烂片产生的根本原因 1. 剧本匮乏
一个好的影视作品,离不开扎实的剧本。然而,在2017年,许多被视为烂片的影片都显示出剧本的匮乏。薄弱的故事基础使得影片不管怎样也无法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 2. 导演和演员的表现
导演的艺术风格和演员的表演能力对电影质量有着至关关键的影响。但在许多烂片中,导演的创意乏力和演员的不稳定表现让观众觉得这些影片是快速制作而来的,没有达到预期的艺术水准。 3. 过度商业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片方将商业利益放在首位,导致一些影片在内容上明显缺乏深度。这种过度商业化的方向,往往使得影片在情感和灵魂的表达上无从下手。 烂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 1. 观众信任度下降
2017年的多部烂片逐渐削弱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信任度。当观众频繁遭遇质量不高的影片,他们可能会选择更谨慎地对待未来的观影选择,甚至转向其他国家的影片。 2. 电影行业的自我反思
面对烂片的出现,整个电影行业需要进行反思。制片方应注重影片的质量和内容,改变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的思维方式,更多地投入到剧本和创作上,以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 结语
尽管2017年国产电影中涌现出一些烂片,但我们不能忽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教训。提升电影整体质量,培养健康的观影文化,才是对未来中国电影市场最好的回馈。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国产电影,为我们带来惊喜与感动。
文章评论